何博士心理

Dr. He Psych

解锁你的内在修复力
七步分手/离婚后自助指南(无娃篇)
来源: | 作者:何霄 | 发布时间: 2022-08-09 | 43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分离和拒绝是人生常态。不论这次分手/离婚令你得到了多大的成长,过程都不是容易的。也许你看到了这篇文章得到了一点启发,却仍然在各种盲点中跌跌撞撞。也许寻找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,可以给你的修复带来新的契机和希望。

-原文2021年8月18日首发于“何博士心理”微信公众号

分离和拒绝是人生常态

当你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,也许觉得这道题超纲了。身边的人一直告诉你“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……只要你结婚生子了,爸妈也就放心了……只要在上帝面前立下婚姻的誓言,我就永远不会离婚的……”似乎只要够幸运、够坚持、够隐忍、够天真,那每一段恋爱和婚姻上面都贴着“终生有效”。然而我们的真实人生是这样的:


· 幼稚园的时候,隔壁班的Amanda说:“我是吃转基因食品长大的,而你却坚持油条豆浆这样的平民食物,我们以后不要再说话了。”

· 小学的时候,隔壁桌的Jim说:“昨天数学考试你不借给我抄,害得我成绩差被我爸揍,从此不许你跨过这根‘三八线’了,我们结束了。”

· 中学的时候,篮球队队长说:“我的目标是北电,我是未来的巨星,而你只会死读书去上无聊的大学,咱们不般配。”

· 大学的时候,娇滴滴的女盆友说:“我还年轻,虽然你常常给我买首饰买包包,但是我们的灵魂不共振,也许我恋爱经历太少,我想去勇敢尝试你以外的世界。”

· 步入社会之后,暗恋的女神说:“不好意思,我的性取向也是女。不过,如果你要和我结婚,也不是不可以。200万彩礼就行。”

· 孩子的父亲说:“烦死了,我老婆和你同时怀孕了。你自己去打掉吧。不打也可以,生下来就送走。”

· 再婚的妻子说:“别自作多情了,不过是要入籍和你的拆迁款才嫁给你,你以为我图你啥?图你年纪大,图你不洗澡?”

 

就这样,在滚动上演的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和求不得苦中,我们一次次地破碎,一次次地重生。


分离对我们的影响

 

坏消息:

1.哥伦比亚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们 (Woo et al., 2014) 利用fMRI技术做了一场试验,被试者都是在过去半年内被迫分手的未婚人士。科学家们观察了一下三种情况下被试者的脑部活动:(1)看着前任照片;(2)看着朋友的照片;(3)手臂被热探针刺激发疼。结果显示,(1)和(3)情况下,大脑的同一些区域(包括岛叶和前扣带皮层)高度活跃。

所以,“心疼到难以呼吸”和“心碎的感觉”不是矫情,是有科学依据的。对于我们的老祖先而言,疼痛和被拒绝都是对生存的威胁,前者代表你可能被狗熊咬了,后者代表部落里的人不再分享TA们的猎物给你,或者你的基因得不到延续。因而,人类的大脑,本能地会随时关注并提防这两种情况,并对它们做出高度类似的反应。

 

2.由另外一组研究员(Fisher et al., 2010)做的研究则显示,坠入爱河,犹如毒品/酒精上瘾,都和犒赏系统(Reward system)和多巴胺(Dopamine)分泌息息相关。

当你爱得正酣,对方却一走了之,大脑暂时无法适应这个转变,所以仍有去TA公司/家里找TA,和给TA打电话、发信息的冲动。有些小朋友,即使理智上知道并非良配,仍在自欺欺人、不愿分手,因为难以接受单身的孤独, 以及没人和自己争吵的寂寞。有些小朋友,只能迅速地发展新恋情,用“新欢疗法 Rebound Romance”以期望来“戒掉”前任,就如同戒毒所的常用盐酸美沙酮(一种鸦片类药物)来做“替代维持治疗”。

所以,当你妈说:“不就是分个手嘛,至于吗?就如同你在怼她:“不就是让你戒掉麻将嘛,至于吗?”

所以,当你爸说:“天涯何处无芳草,看开一点,明天我就带你去相亲!”就如同他每天早晨都要吃的那家生煎包铺关门了,而你却要带他去吃披萨作为弥补。

 

3.女性在分离后往往更容易产生低自尊 (Degges-White, 2014),将分离原因归结于自己失败:“我不够好,不够温柔、美丽、隐忍,我不会沟通,我给的陪伴太少,我不会赚钱……我不像TA善良到不吃兔兔……”而这时候,如果“祸不单行”,你的朋友中有人站在前任那边支持TA,那无疑加重了自我怀疑的剂量。

 

好消息:

 

1.同样地,Helen Fisher和她的小伙伴的研究还发现,眶额皮质、前额叶皮质、以及扣带回这部分的大脑区域在失恋后显得更加活跃。这部分区域负责情绪调节、以及控制冲动想法和行为。也就是说,分手除了像毒瘾发作一样,带来难以遏制的欲望,大脑也自动升级成“修复模式”和“你给我聪明点模式

我们经常说,时间会修复一切。确切地说,时间本身没有那么大的魔力!分手是一个契机,在这个节骨眼上,最有利于自身成长的那个机会,会伴随着最痛苦的情感,跃然呈现。帮助人们将注意力收回给自己,更深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、人际模式、和未来生活的方向,也做出更智慧的抉择。

 

2.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不论关系的质量如何,在七个维度的六个维度上,单身人士的幸福度都远远高于有伴侣的 (Hudson et al., 2019)。所以,吃狗粮似乎比撒狗粮幸福太多啊。要改变两个人之间的不良相处模式,或者维持两个人之间的良好互动模式,付出的心力和面临的变量,远比负责一个人的幸福,要复杂得多。当然,这篇文章的意旨不在劝分,而针对的是那些分手/离婚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情况。

现在的痛苦,不代表分手本身是一个错误的决定,而是代表着你的情绪系统仍在正常运转。虽然痛苦,但痛不致命,也不会直接降低你生存的几率。渐渐地,这次丧失不再是“现在进行时”,而会变成“过去完成时”,不仅仅是语法上的转变,也是心态上的转变。

 

精神力恢复指南

1.少看、不看

频繁想起前任,并没有什么好羞愧的,这代表着你的大脑和情绪系统仍在正常运转,而不是陷在“否定现实”模式里。然而,如果你每次想起TA,都情绪浓烈,并且尚且没有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,或者还没有来得及启动有效的调节方案,那直接掐掉情绪来源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做一些计划来清理掉对方的日常用品、照片、礼物,甚至是气息。如果自己没有能量清理,不妨找家人朋友或者雇人帮忙。这能有效的避免“触景生情”,避免大脑那部分负责痛苦的神经系统被启动。也能有效避免,未来的伴侣看到你和前任生活的痕迹而吃醋。此外,和前任常去的地方,也许需要缓一缓再去。

 

2.少想、不想

这里的“少想”和“不想”,不是逃避,而是避免“走火入魔”、“误入歧途”的想。比如,午夜梦回,你又想给TA打电话、发微信;或者分手后已经给TA发了3封辱骂邮件了;或者,想到TA整宿整宿不能睡,头发一撮一撮地掉,假一天一天地请。

比如,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巨大的红色的叉,或者一个巨大的红色“危险️”标志,可以触发一些自动联想,暂时帮助你停止想念。

又比如,把脑海中对方的形象,想像成自己执导的一部电影的画面,随着镜头的操作,TA的样子一点点变淡、模糊、扭曲、缩小。

 

3.可以有效地、有针对性地想,想什么呢?

如果精神力允许,可以回头想想这个人和这段关系,不过希望是有效地、有针对性地想。

3.1总结自己受到的创伤!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理想化一段逝去的关系,这时候更应该提醒自己,刻意总结前任的一些“渣言渣语”、“渣行渣为”。注意,这里的“渣”指的不是你们之间不匹配的地方,而是身体暴力、语言暴力、性暴力、经济诈骗、侮辱诋毁之类的加害行为。

3.2复盘不匹配的原因!重点不是回答“TA为什么放弃我”的问题,而是回答“我为什么该接受分手”这个问题。

比如,指责前任可能会加深自己的愤怒和怨恨,并陷在无法被改变的过去:“TA忘恩负义,从没有用言语承认过我的付出。结婚十年,TA从不记得我们的纪念日,没送过我一次礼物……TA……”

更好的选项是,开始一个“我”开头的句子:我发现,我很需要伴侣言语上的鼓励,也很希望对方可以有生活上的仪式感,比如纪念日送我一些小礼物。”这种“我”开头的句子,关注点在自我了解,并且对未来的抉择有指导意义,潜移默化地帮助人们恢复能量。

 

4.可以有效地、有针对性地想,什么时候想呢?

随你的心意,预约一个适合密集思考的时间。比如,Emily预约了每天早上六点到六点半,以及晚上八点到八点半的“想前任”时间,这段时间她全神贯注地去悼念这段关系,因为上班前都已经想得腻了,工作时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了。又因为睡前都已经想得够了,可以毫无负担地入睡。

 

5.学会和自己愉快相处

精神上的独立以及自我关怀才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前提。爱情的意义,不是找个人来填补空缺,虽然乍一看来,真爱会产生这个效果。然而,实际上是反过来的。不是有了这个人,才有爱。而是有了爱的能力,才能遇到这个人。只有自己不断成长,成为更加“圆满的”自己,才有遇见另一个“圆满”、创造真爱、维持真爱的能力。关于这个部分,建议读读《失落的一角會見大圓滿》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(Shel Silverstein,1976)这本“儿童书”。

 

在生活日程上,吃好、睡好、喝好、运动好,社交生活和兴趣爱好也统统捡起来。人体细胞新陈代谢,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,良好的生活习惯,可以帮助有益神经递质(比如多巴胺、内啡肽、血清素)的分泌。等全身细胞都高质量地更迭几次之后,前任的影响自然也就残留不多了。

 

6.探索自己要什么

再孤独,也不让渡对自我价值的尊重、和对理想伴侣的向往和追求。这里的意思不是让你坚持不切实际的高标准,比如“180以上,上海土著、28岁以内、海归博士,有车有房……”这种,而指的是“忠诚、正直、诚信、上进、沟通能力强”这类的,你看重的、契合你三观的品质。

即使分离后,前任哭爹喊娘、明示暗示地要复合,也不要着急答应。探索自己的爱语,专注自己的成长,也能降低复合后继续扑街的可能性。关于这个部分,建议看看《爱的五种语言》The 5 Love Languages:The Secret to Love that Lasts (Chapman & Green,2017).

 

7.必要时寻找心理咨询师祝自己一臂之力

不论这次分手/离婚令你得到了多大的成长,过程都不是容易的。你可能在悲伤、愤怒、自欺欺人、“要是……就不会分手了”、短暂接受/放下等各种反应之间,徘徊摇摆。你也许希望这是一场梦,也许在深夜痛哭流涕,也许在午休的瞬间陷入沉重的缅怀,也许你看到了这篇文章得到了一点启发,却仍然在各种盲点中跌跌撞撞。也许寻找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,可以给你的修复带来新的契机和希望。

 

参考资料

Chapman, G. D., & Green, J. (2017). The 5 love languages: The secret to love that lasts. Northfield Publishing.

Degges-White, S. (2014, October). 5 Hard Truths About Breakups [web log]. 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us/blog/lifetime-connections/201410/5-hard-truths-about-breakups?collection=162644.

Fisher, H. E., Brown, L. L., Aron, A., Strong, G., & Mashek, D. (2010). Reward, addiction,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in love.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, 104(1), 51–60. https://doi.org/10.1152/jn.00784.2009

Hudson, N. W., Lucas, R. E., & Donnellan, M. B. (2019). The highs and lows of Love: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Moderates whether spending time WITH One’s Partner predicts gains or losses in well-being.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 46(4), 572–589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146167219867960

Silverstein, S. (2013). 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.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.

Woo, C.-W., Koban, L., Kross, E., Lindquist, M. A., Banich, M. T., Ruzic, L., Andrews-Hanna, J. R., & Wager, T. D. (2014). Separat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for physical pain and social rejection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5(1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ncomms6380